丰富的教育课程+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心理辅导 感恩教育 行为矫正 特长培养 励志教育 德行教育
1孩子入学,专业心理老师一对一心理辅导,发掘问题根源,定制教学方案!
2半封闭式军事化教育,改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,使学生具有自我控制能力!
3专业同步文化辅导,在改变自身行为习惯的同时,文化课程同步补习!
4生活体验式教育,让学员亲身参加田间劳作,方知父母生活艰辛!
5感恩辅好孩教育,让孩子学会感恩,用感恩之心去回报生活,回报父母!
花 3 天观察记录,找到成瘾触发点
用 “好奇提问” 替代 “指责说教”
和孩子一起制定 “使用契约”,明确边界
时间:工作日每天 30 分钟(分两段,如放学后 20 分钟 + 睡前 10 分钟),周末累计不超过 2 小时(每玩 40 分钟休息 10 分钟);
场景:吃饭、写作业、睡前 1 小时不碰电子设备;
责任:若超时,次日减少 10 分钟使用时间;若遵守,周末可多 15 分钟自由支配时间。
用 “物理隔离” 降低诱惑
打造 “家庭兴趣共同体”,转移注意力
若孩子喜欢游戏中的 “团队合作”,可带他参加篮球、足球等集体运动,体验真实的协作成就感;
若孩子沉迷短视频里的 “手工 / 美食”,和他一起动手做烘焙、拼乐高,将虚拟兴趣转化为现实实践;
每周安排 1 次 “家庭无屏幕日”,去公园骑行、爬山、逛博物馆,用新鲜体验替代电子设备的吸引力。
帮孩子在现实中找到 “价值感”
让孩子负责家庭 “绿植角”,每天浇水、记录生长;
鼓励他参与社区志愿活动(如给流浪猫喂食、整理旧书),在真实互动中获得认可。
不把 “戒瘾” 当 “战场”,允许偶尔反复
关注 “孩子的情绪” 而非 “设备本身”
每天使用电子设备超过 6 小时,且无法自控;
因被限制使用而出现暴力行为(摔东西、打骂家人);
拒绝上学、社交,甚至昼夜颠倒,影响身体健康。